今天是要去聖米歇爾山,但巴士是九點四十才發車,說早不早,這段時間顯得的點尷尬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既然來到雷恩,昨晚看了夜景,今天白天的時間會花在聖米歇爾山,回來這邊已經晚上了,看不到白天的景象,有點可惜,就想趁這一下子的時間,到市中心簡單看一下。於是帶著點趕路的步伐,匆匆的遊覽這座城市。
早上七點半,帶著羞愧的告別經理,離開飯店,這兩晚的房價是不含早餐的,所以要出外覓食。
禮拜天一早搭地鐵的人不多,當地人還蠻友善的,看我東拍西拍叫我也拍他們一張。
20萬人口的城市擁有一條捷運(目前在蓋第二條),有著三所大學,有支歷史悠久但從未在法甲奪冠的球隊,還是雪鐵龍汽車的總部所在地。
布列塔尼人來源複雜,有原始高盧人的後裔,另一部分是威爾斯人和康沃爾人的後裔。
由不列顛遷移至此的海島凱爾特人的語言和當地民族的語言很相近,經過了漫長的歲月的融合,成為現代的布列塔尼人。
在法語中,大不列顛(Grande Bretagne)就是大布列塔尼,而英語當中的「布列塔尼」(Brittany)一詞的意思就是「小不列顛」,由此可見此地人民和不列顛島之間的淵源關係。
直到15世紀,布列塔尼是完全獨立的公國,處於法國和英國兩個大國的影響下。
1499年,布列塔尼女公爵布列塔尼的安娜(布列塔尼語:Anna Vreizh)嫁給法國國王路易十二,此後布列塔尼失去了自治權。
1532年,布列塔尼公國正式成為法國的一部分,雷恩就成為這個區域的首府。
在LP上寫著:"歷史上這一地區曾經被茂密而難以穿越的森林隔絕了與大陸的往來。以前這裡與外界的所有聯繫都靠海路連接。"
要多茂密的森林才能阻擋人類的穿越?大概是像魔戒裡面的森林吧。現代方便的高鐵,讓我無從想像那不便利的年代。也是因為路上交通的不便,從英格蘭過來的移民與勢力才會深刻的影響這裡。
車廂是Siemens製造的,西門子雖然現在沒做手機了,但在很多高科技器材上還是在領先地位。
搭了三站,到Sainte Anne下車,聖安妮是誰?也稱為聖安娜,傳統上認定是聖母瑪利亞的媽媽,也就是耶穌的外祖母。
站內的牆壁上放了很多小的古物,雷恩的歷史很悠久,不知道是不是當地出土的古物。
車站出來是一個廣場與Sainte Anne教堂。往地圖上標示的老街走,
老街的部分是在St-Michel路與St-Georges路。
發現一間餐廳fournil de Pierre,似乎剛開始營業,椅子都還沒放下。
買了麵包和甜點的派,等一下路上帶著吃。
這算是它們很習慣的文化吧,但喝到太醉走到飯店裏面亂打人就很恐怖了,我還沉浸在昨天見死不救的自責當中。
法國的麵包,並不是只有我們常吃到的法國麵包,也有很多軟的麵包,就是製作過程加了很多奶油的那種。
這邊應該算是熱鬧的商店街吧~
電線上掛著一雙鞋子
繼續往南走,來到政府機關的區域。
布列塔尼議會宮(Palais du parlement de Bretagne)
1994年曾因漁民暴力事件引發火災,遭到破壞。古典主義建築,被列為法國歷史古蹟。
議會上有放個日晷,日影指著八點多,實際的時間是八點40,這設計在沒有時鐘的年代還是挺方便的。
在布列塔尼議會廣場(place du parlement de Bretagne)有馬戲團在此巡演,小小的馬戲團,帶給人們歡樂。現代娛樂增加的很快,這種傳統的馬戲團也越來越少見,但親眼所見的感動是不一樣的。
查到這馬戲團的網頁http://www.cirquemetropole.com/,Cirque Metropole,有獅子、老虎的表演,當然少不了些雜耍特技。
走到市政廳廣場,這邊有兩座優美的建築,雷恩市政廳與歌劇院。
雷恩市政廳在1720年雷恩大火之後,由建築師雅克加布里埃爾(Jacques V Gabriel)興建於1734年到1743年。
在市政廳前有個空壁龕,在法國大革命前,放置著路易十五雕像。路易十五是在1715年至1774年在位。
趕緊的照了幾張相,回到Repubique地鐵站。
時間將近九點,我還是很想去看書上有介紹到的Cathedrale St.Pierre聖皮耶大教堂。
Cathedrale St.Pierre聖皮耶大教堂,建於17世紀,內部是豪華的新古典主義風格。
在布列塔尼地區,這裡的人原本使用布列塔尼語,這個語言最接近康沃爾語和威爾斯語。
WIKI:從法國大革命以後,法國政府開始採取壓制少數民族語言的政策,擬消滅法國領土上的「土語」(patois)包括法語的方言、布列塔尼語、巴斯克語等等,強迫小學生在學校裡只用法語交談,用本土語言講話的學生遭到侮辱性的懲罰。這個專橫的政策一直延續到1960年代。
如今,雖然消滅布列塔尼語的政策進行了兩百多年,仍然還有300 000人使用這個語言(在1930年有1 300 000多人)。這個政策宣傳的一句出名的口號為:「不准在地上吐痰,也不准講布列塔尼語」,這個口號把使用布列塔尼語和不衛生的行為混為一談,這表明當時法國政府用多麼侮辱人的措施施行滅絕語言的政策。
統治階層,為了鞏固權力,各個國家,各個年代,都曾經用過這手段去控制族群。
讓我想到,有時候會把中國統一,當作秦始皇的功績之一。書同文,也是統治的手段之一,滅絕了文化,減少了思考。
不到兩個小時,匆匆忙忙的看了雷恩一眼。
這城市,雖然稱不上華麗,但至少在遊覽繁華的巴黎之外,讓我看到了法國比較鄉下的地方,比較沒有遊客,比較貼近當地人的生活。
下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