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列廳後,就先順路走去二號坑。二號坑不像一號坑是在打井時發現的,是發現兵馬俑後,在周圍鑽探發現的。
二號坑呈現曲尺形,位於一號坑與三號坑的東側,東西長96公尺,南北寬84公尺。坑內建築與一號坑相同,只是布陣更為複雜,兵種更齊全,由騎兵、戰車、弩兵、步兵組成。
其中的弩兵俑分為立式與跪式,站起射擊、跪下拉弓,兩種交互射擊,以彌補拉弓所費的時間,考慮周詳。
廳內還展示了一尊號稱鎮館之寶的跪射俑,因為他跪下所以沒有受到嚴重的損壞,所以矮一點讓高的人撐著,也是有好處的。
這俑的形狀,據說近似陝西省的形狀,所以被選為陝西形象大使。
跪射俑保存得真的很好,近看才能發現秦俑製作之精良。精細的髮絲與辮子、清晰可見的掌紋。鞋底也做得精密,防滑的凸點,承重的腳跟部位置坐得更密,很難想像這是雙兩千多年前的鞋子。
可惜俑上的顏色,出土後就氧化,難以保留,只剩下背上鎧甲上一些些的紅色。
根據研究,秦俑身上原本有個顏色,包括紅綠黃藍紫褐黑白各色。可惜無法保留下來,否則栩栩如生的兵馬俑一定更生動。
一號坑就是最早發現兵馬俑的地方,1974年三月間,當地西楊村村民打井時,所發現的。一號坑面積1.4萬平方米,是三個坑中最大的。
在坑的最前方,有著210人的先鋒部隊,分乘三列,每列七十人。除了為首的三位將領有穿鎧甲外,其餘均輕裝,手持武器,準備衝鋒陷陣。在先鋒部隊後,就是六千人的部隊,手持長柄武器。
部隊的兩側,還有一排面對側面的士兵,隨時提方側方的攻擊。只是面對牆壁的站法,從遊客的角度,比較像在上廁所。
在一號坑的承重牆上,可以看到黑色的碳化痕跡,傳是因項羽大火焚燒過而成,未被焚燒過的三號坑就看不到這現象。
走到一號坑西側,可以先去三號坑,三號坑很小,東西寬17.6公尺,南北長21.4公尺,成凹字型,是一個作戰指揮中心。
過去戰爭指揮部大多位於中軍,隨著戰事的擴大,指揮部也獨立出來,此處是發現到的最古老的軍事指揮部。
三號坑也因為未曾受大火影響,陶俑出土時色彩較為鮮豔。三號坑也提供了研究古代指揮部形制、卜占及出戰儀式,命將制度及儀仗服的服飾、裝備等問題的資料。
看完三號坑,再走回一號坑。一號坑後方是最近重新發掘的地方, 修復好的陶俑,整齊的站著,還呈現立體拼圖狀態的碎片,則躺在整理箱中,等待組合。
秦始皇兵馬俑,絕對是值得一看的,也是到西安非看不可的景點。只是可能是看過太多展覽與圖片,喪失了神秘感,就沒那麼驚訝與震撼了。
花了三小時參觀完兵馬俑,出來找午餐吃。景區大門附近有很多餐館,從當地小吃到連鎖的肯德基或德克士都有。
只是在大陸的麥當勞與肯德基等速食,價錢都不便宜,定價可能和台灣差不多,但在台灣至少還有超值午晚餐,大陸用定價賣,吃不下去。到底是大陸人很有錢?還是這些生意人的商業考量呢?
反正我寧願吃當地食物,雖然景區內吃比外面貴,但至少還是吃到風味小吃,還是比沒特色的速食要來的有趣。
若是在歐洲或日本等國家,麥當勞算是廉價食物,在旅行時就常吃。但在大陸,算是很貴的食物,就一點也不想吃,就算可能比較清潔衛生。
選了間還有客人的風味小吃,希望可以不踩到地雷。
點了褲帶麵與涼粉,褲帶麵就是「陝西十大怪」之一的 「麵條像褲帶」。
當地歌謠:三秦麵條真不賴,擀厚切寬像褲帶,面香筋道細又白,爽口耐飢嫽得太。
這褲帶麵的名稱,Biangbiang麵,ㄅㄧㄤㄅㄧㄤ麵,這ㄅㄧㄤ,是個打不出來的怪字,總共有五十六劃。有人認為這是中文字中筆劃最多的一個字,但也有人認為這字並不出現於一般的使用上,所以不能算。不過不管算不算,都是個有趣的字。
傳說是個失意秀才,因為吃麵沒法付錢,所造出來的一個字,用來抵帳。
這字的寫法口訣,一點飛上天,黃河兩邊彎;八字大張口,言字往裡走,左一扭,右一扭;西一長,東一長,中間加個馬大王;心字底,月字旁,留個勾搭掛麻糖。
褲帶麵,15元,麵皮薄、寬且長,湯底是臊子口味,就像是我們的肉燥,表示這不是回民的食物。麵雖薄,但口感不錯,有嚼勁。湯則有點鹹,味道是還可以,只是沒有太特殊,反正大陸很難吃到不鹹的東西,看開了。
老婆點了涼皮,13元,份量比想像的多。涼皮是陝西受歡迎的小吃,做法調味有很多種。這份涼皮是酸辣口味的,配上點小黃瓜、肉末,吃起來清爽,一口接一口。
雖然比較貴,但都是值得品嘗的食物,價錢當然比市區貴,但景區就是這樣。
吃飽後,該回市區了,回程改搭307,可以直達大雁塔,這樣就不用再換車了。
秋天是石榴的產季,路旁一排婦女在賣石榴。在台灣幾乎沒甚麼印像吃過石榴,不過唐伯虎點秋香的石榴姐倒是看了無數次。
只是路旁一整排,也不知道要跟誰買,也不知道一次要買多少,就放棄沒買。
等公車的時候,有位婆婆牽著單車來兜售,想也吃不多,買一顆來吃吃看好了,談好一顆一元。
記得中國童話裡,好像有幾個關於石榴的故事(註:五月的「小狐狸和石榴王」與十月的「團結的石榴兄弟」)。
石榴象徵多子多孫,因為裡頭的子實在有夠多。只是子又硬又多,又是一定要吐掉的哪種。不是可以大口品嘗的水果,而是要細嚼慢嚥,慢慢品味的。
只是我這顆石榴,水分不多,也沒特別甜,不知道就是該這樣還是沒買到好吃的?在車上就是不斷的剝與吐子,挺煩人的。
回程搭307,到大雁塔票價八元,車子就是一般的公交車,而306(游五)的坐椅是必較好坐的遊覽車。到大雁塔的車程約一個半小時,不算快,但不用換車省個麻煩,就在車上補眠休息吧~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