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西安的第二天,一早要去的就是重頭戲,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。
法國前總統席哈克說:「沒看金字塔,等於沒到過埃及。不看兵馬俑,等於沒有真正到過中國。」~ 我覺得這句話不是很有深度,有點像「沒看巴黎鐵塔,等於沒到法國」Cocomol說。
秦王掃六合,一統天下,其焚書坑儒行為,被後世儒者大加撻伐,以至於暴君形象深入人心。但其書同文,車同軌,君主專政、中央集權等制度,也深遠的影響後代。
不論功過,嬴政的事蹟不斷的流傳在後世,不論是在黃易的《尋秦記》(都專注在項少龍的豔史)、張藝謀的電影《英雄》(大王殺不殺?)、黃玉郎的漫畫《天子傳奇二》(混天寶鑑~逆練九式)、張國立演的電視劇《呂不韋》(最喜歡寧靜演的趙姬),秦皇的正史、野史,與亂七八糟加進來的故事,大大的豐富了我的人生。(?)
兵馬俑的出土,讓人們對他的事蹟,不僅僅是想像,而多了實物的佐證,他的軍隊,在埋藏了兩千年後,重新出征。
每當有兵馬俑的展覽到台灣,博物館也總是擠滿了密密麻麻的家長學生,水洩不通的搶看那少數的真品與大多的複製品,好交差一份參觀心得。
從西安市區要到兵馬俑,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去火車站搭游五路306號公車,從七賢旅社出門大約走15分鐘就可以到火車站。
星期日的街上,少了上班上課的車輛,旅社前的街道意外的寧靜,讓我有祥和社會的錯覺。
在西安的早餐,首推肉夾饃。這肉夾饃應該稱為饃夾肉,但這裡方言的習慣,就是把所夾的東西放在前面,形成這種用詞,所以夾蛋的就稱為蛋夾饃、包菜的就是菜夾饃啦!
「肥肉吃了不膩口,瘦肉無法滿嘴油,不用牙咬肉自爛,食後餘香久不散。」
雖然各家做法不同,生意好壞不一,但是這饃包著肉,要做到難吃也是很難得,一般是不容易踩到地雷。在路上買了一個,五元,配上一杯豆漿做為今天的早餐。
在買肉夾饃時,走過了一群背包客,這些金髮捲毛的旅者,爸爸、媽媽、兩個大到可以背背包,拖行李的小鬼,以及一個坐在娃娃車上的,一共五個。
不知道他們出來旅行多久了?不知道還要多久才會走到旅館?很佩服這些小鬼可以認命的背著拖著行李,彷彿已經有旅行多年的經驗,千山萬水走過,一切都如此自然。
不知道哪天我也可以帶著我的小鬼,一家一起這樣出門旅行,一定很棒。(謎之音:趕快生啊~)
越往車站走,就不斷的有人問你要不要去兵馬俑啊?去法門寺啊?蒼蠅找大便似的纏人,揮之不去。反正就不要理她們,也不用問價錢等等,就直接往車站走,旅遊專線的車輛就在面對火車站右手邊的廣場,不會難找。
公營的旅遊專線:
游1 火車站往華山
游2 火車站往法門寺
游3 火車站往乾陵
游4 張家堡往漢陽陵
游5 火車站往華清池 兵馬俑
除了游4之外,都可以在火車站搭車,最多人搭的就是游5(306)路線了,乘客坐滿就發車,幾乎整天都有車出發,到兵馬俑單程七元人民幣。
國營的旅遊巴士上會寫著陝西省旅游公交專線,有穿著制服的人員在旁,也不會主動拉客。若是冒牌的,車上可能會有5路的牌子(注意不是寫游5),也寫著華清池、兵馬俑,但仔細看應該可以看出差別。
在計畫旅行時,就決定捨棄華清池了,雖然它是如此的有名。春寒賜浴、溫泉水滑的華清池。原因是,裡頭真正的古蹟已不多,絕大多數不是唐代建築,寧願不看。
此外華清池也是有西安事變發生處,有蔣介石曾下榻的五間廳與事變時的藏身處、捉蔣亭等景點。
當然這些景點,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來說,是種勝利的象徵,看得很爽。雖然不認同老蔣很多行為,但曾受到蔣公看魚逆流而上,力爭上游這種鬼扯故事洗腦的我,還是看不下去這種尷尬的景點,就好像是自己打了敗仗一樣。
路上經過了灞陵收費站,這灞陵,因靠近灞水得名,也是唐詩中常讀到的景點。
【憶秦娥】李白
簫聲咽,秦娥夢斷秦樓月。秦樓月,年年柳色,灞陵傷別。
樂遊原上清秋節,咸陽古道音塵絕。音塵絕,西風殘照,漢家陵闕。
【灞陵行送別】李白
送君灞陵亭,灞水流浩浩。
上有無花之古樹,下有傷心之春草。
我向秦人問路歧,云是王粲登樓之古道。
古道連綿走西京,紫闕落日浮雲生。
正當今夕斷腸處,驪歌愁絕不忍聽。
這華清池就在驪山下,這驪山周幽王為了褒姒,烽火戲諸侯的地方。
華清池這一帶,正在大興土木,很多仿唐的建築,做為觀光之用途。我覺得有特色的建築是好的,讓來玩的遊客可以充分的想像盛唐時的繁華。
經過一小時的車程,終於抵達兵馬俑。先找售票亭買票,售票亭離博物館入口有段距離,所以不要一直往博物館走,否則又要走一大段路出來買票。
如今的旺季成人票價是150元人民幣,是把周圍的幾個景點包含進來,例如秦皇陵那個未開挖土堆,本來就沒打算去。聯票一定要一起買,就是變相漲價,就算抗議、就算不爽,還是只能無奈乖乖掏錢。
兩個人各租一台語音導覽,這裡的語音導覽是按鍵式,選取所要的檔案播放,不像北京故宮,只要感應到了就開始講了,讓人疲於奔命。
買好票,還要走10分鐘的路程,經過兩旁的紀念品店,才會到博物館的門口,其實還蠻遙遠的。
首先參觀陳列廳,陳列廳內最重要的就是兩輛銅車馬,於1980年出土於秦皇陵西側20米處。
這銅車馬展現了秦代高度的工藝技術,依真實比例二分之一,分別鑄造零件,然後使用嵌鑄、焊接、黏接、鉚接、子母扣、扭環扣等眾多手法,將這七千多個零件組成兩台銅車馬。
銅車馬二號車,出土時破碎成1555片,專家經過八年的時間才將其復原。二號車名「安車」,四馬鞍車,成凸字形,分前後二室。車輿上有穹窿形的橢圓形蓋子,前室為御手所居,內跽坐一御官俑,後室為主人所居。
銅車馬一號車,名「立車」,車輿右側置一面盾牌,車輿前掛有一件銅弩與銅鏃。車上立一圓傘,傘下站著一名91公分的銅御官俑。
一號車真品拿去世博展覽後,好像還沒回來,所以展場中只剩二號銅車馬是真品。這兩件寶物,被列入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展覽文物(共六十四件),重要性由此可見。
下篇~秦始皇兵馬俑一二三號坑